王梦琪的博客

记录技术学习及感悟

做程序员半年后的复盘

| Comments

好久不来,blog都快长草了。之前在上课的时候,觉得忙没时间写blog,总是安慰自己工作之后要多写,结果在全栈营工作之后发现比起原来更加忙碌了,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写blog了。回顾一下才过去半年,感觉日子过得很紧实,像过去了一年半一样。

盘点一下自己做的不好的事:

  1. 排bug排不出来的时候不甘心。受争强好胜的心理影响,一搞搞几个小时一直钻牛角尖掉进死胡同。最后就算搞出来了,时间和精力也浪费了。正确的做法是中断,去做别的事,过一会儿特别是睡一觉就有思路了,或许几分钟就搞定了。
  2. 没有留足学习的时间。时间分配不好,给自己的work load太满,留出的消化学习时间太少。程序员是一个不停地学习的职业,不管再忙,都应该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学习。特别现在正是一个从高级新手到熟练者的阶段,有大量需要学习的内容,特别是有一些内容是需要系统学习的,不是看几篇google的文章就可以解决的。
  3. 没有认真看说明书。在新手时排错,google出结果首选stackoverflow,现在首选官方文档,api还有github上的issue。使用gem做功能时一定要好好看readme,如果readme内容10屏以上的时候,只看一遍一定会遗漏内容,比较好的做法是看至少看两遍,第一遍先记录下来跟所做的功能有关的关键字。第二遍再去具体研究第一遍记录下来的内容。如果不这么做,看上去是省时间,其实后期会浪费掉好多时间排bug,找问题,得不偿失。
  4. 没有好好复盘。复盘特别特别重要,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复盘,常复盘才能避免不要每次都掉进同一条河里。羞愧的想到,这半年做复盘的频率太低了,要改进。

工作之后发现帮助成长的习惯是:

  1. 在pull request之前对所做的功能录制一个gif。看似麻烦,但这个行为性价比超高:
    1. 帮助排bug和找出流程体验不顺畅的地方。随着功能越来越复杂,总会有一些地方注意不到,但是在录制gif的过程中,相当于是借由第三方的视角来全面审视自己的功能,就会发现自己开发时没有注意到的一些问题。或许是设计的流程不够好用,或许是非法操作没有判断。
    2. 节省和工作伙伴的沟通成本,一图胜千言,一动图胜百图。复杂功能的解释说明是不容易的,手把手教可能对方还会遗忘,不如直接将功能录制出来,给个链接给对方,一目了然也相当于做了个教程。(推荐mac下的:LiceCap和ipic,录制和上传)
    3. 给予自己完结感和成就感。程序员的工作是比较繁忙的,任务与任务之间很少能有切断的时间,停不下来。录制动图相当于给自己的一个鼓励,又完成了一个作品,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。
  2. 揣摩别人的代码。主管vincent来了之后,看他的code学习到了不少。看的时候,带着如果是我我要怎么做的态度去看,如果自己想法和他不一致的时候,问自己他那么设计的原因是什么。
  3. 只做最重要的事。把事情分成紧急和重要的事这个每个人都耳熟能详,但是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。之前看采铜所说,只做半衰期长的事,也不太现实。很可行的方案是,每天把需要做的事列出来,然后每次只做当下最重要的事。长久下来,就会发现自己所做的是当时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。

Comments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